【文字解读】对《关于印发淮南市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05 08:36信息来源: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全面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稳妥有序化解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根据《安徽省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皖处非〔2021〕3号),制定《淮南市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注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决遏制增量,加快消化存量,推动处非工作由点及面,实现对非法集资全过程的防控和打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努力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研制和起草过程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亲自抓、相关业务科室具体起草。4月20日,形成《淮南市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并向县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征求修改意见;5月5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关于印发淮南市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的通知(审议稿)》,经我局集体讨论后,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以市处非领导小组文件形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责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加大防范预警、案件处置、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逐步建立防打结合、打早打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五、主要任务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有效推动责任落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要指示精神,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项部署贯彻到处非工作各个环节。

(二)抓好《条例》贯彻落实,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学习宣传。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意义,在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组织开展《条例》学习培训,准确把握《条例》精神,提高落实能力和水平。落实市、县级处非工作牵头责任,配强执法力量,健全工作程序,落实经费保障。

(三)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坚决遏制案件增量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格化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人行、银保监等部门要组织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加强账户资金异动监测。

(四)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着力打造联动宣传矩阵。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巩固线下阵地,大力拓展线上渠道和平台,依托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5·15打防经济犯罪宣传日等品牌项目,通过系统性和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防非处非工作“大合唱”。扩展宣传空间,引导处非宣传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五)加强处非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加大处非队伍建设力度。推动处非工作重心下移,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从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方面切实保障,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勇于担当、本领过硬的专业处非队伍。加强处非业务培训,提升处非队伍整体能力。

六、创新举措

(一)加强基层群防群治积极性。充分发挥网格员一线宣传、排查、报告作用,加大楼宇经济排查等常态化排查力度,深化群防群治,实现风险监测关口前移。探索将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金融机构员工等群体纳入举报奖励范围,壮大处非“吹哨人”队伍。

(二)分类施策开展靶向宣传。推动宣传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认真梳理容易滋生非法集资的重点区域、领域;对参与非法集资人群按地区、职业、性别、年龄、知识层次、媒体偏好等进行研究分类。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易感人群,开展差异化宣传和精准投放,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工作调度。适时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进行调度,推进2021年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工作指导。加大对各县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指导,督促各县区做好辖内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三是推动部门联动。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认真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推动防非处非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举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业务培训班,提高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九、政策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机关:淮南市地方金融监管

政策咨询部门:金融稳定科

联系人:王年丰

联系电话:0554-6678057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